探訪周坡糖廠舊址

凹形開口的一方砌有圍墻,這個位置以前應該是建有房子的,陳大爺說,這里就是糖廠灶房。而院門左側正對缺口的那排房子,是糖廠以前堆放煤炭的房間。既然是糖廠,少不了甘蔗壓榨車間。據資料介紹,原周坡糖廠只有一臺日榨30噸的榨機,但是由于采用了單機復榨四次、滲水兩次的工藝,出糖率達到了13.6%,成為當時行業調研的對象(《甘蔗糖業》1975年06期《單機復榨提高出糖率》),可見,原周坡糖廠在當時是有點名氣的。榨機到底放置在哪里呢?這里是否還存在一些與制糖有關的痕跡?

筆者巡視一周,未發現有制糖機器設備及灶臺的影子,五十多年過去了,只有那根煙囪,還能讓人感受到曾經生產的氛圍。后來,筆者從原朝陽糖廠廠長馮九高處了解到,進門左邊的那排房屋,以前不僅堆放煤炭,還是廠辦公室所在,還有庫房和職工宿舍。進門右邊那排房屋,則是原料房,而原料房對面那排房屋就是榨房。據馮九高介紹,原糖廠灶房共有六口灶、六口大鍋,經過六道熬糖工序最終制出紅糖。由于土質原因,當地甘蔗含糖量高,制成的紅糖品質好,原周坡糖廠一度是四川省優質紅糖生產基地。
離開時,遠遠回望,原周坡糖廠那四合院,靜靜地匍匐在田野之上,當年的紅火景象只存在于當事人的記憶和游人的想象中。周坡糖廠早已成為歷史,但內江紅糖作為一個品牌,生產依然在延續。如今,內江大力實施鄉村振興,文化旅游業發展方興未艾,重塑“甜城”美名已成為內江人的普遍共識和努力目標,我們相信,“甜城”這個歷史悠久的名號會更加響亮!
編輯:李江
記者:陳浩
【社會熱點】
【相關閱讀】
- 隆昌有道風景“穿越古今”(2020-12-15)
- 芭蕉灣,你是我心底最深沉的依戀(散文詩)(2020-12-12)
- 《論語》中的文明之光(2020-12-10)
- 讀國學(2020-12-10)
- 品國學經典 傳華夏文明(2020-12-10)